服務熱線:400-616-7110
仲景公益 冬至暖陽|張仲景大藥房 “過冬至,包餃子”活動溫暖舉行
發(fā)布時間:
2020-12-21 16:27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為何會有這種習俗呢?
冬至吃餃子,始于張仲景
故事還得從“醫(yī)圣”張仲景說起。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著作有《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在書中提到 :“進則救世,退則救民。”
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治病施藥,大堂行醫(yī),后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其返鄉(xiāng)之時,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xiāng)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
張仲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張仲景距今已1800余年,他與“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至今中原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冬至吃餃子,為驅寒取暖,更是為表達不忘“醫(yī)圣”張仲景舍“祛寒嬌耳湯”之恩。
仲景公益,冬至暖陽
當知道了“驅寒嬌耳湯“的由來,更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醫(yī)圣張仲景”扶危濟困,兼濟蒼生“大愛精神。作為醫(yī)圣張仲景的傳承者,自2011年以來,每年冬至都會舉行“ 過冬至,包餃子”公益活動,通過會員朋友們的積極參與,傳遞仲景關愛,弘揚仲景精神。
今天(12月21日)上午,張仲景大藥房與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共同舉辦的2020年度”仲景公益,冬至暖陽——過冬至,包餃子“活動如期舉行。在張仲景大藥房新鄭路店,看到店里店外擺起了桌椅,提前預約的會員朋友已經開始忙活著動手包餃子啦!
為了感恩環(huán)衛(wèi)工的辛勤付出,店員熱情地把最先包好的餃子端上來,讓他們先吃,用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表達感恩與關愛的心意。
現場品嘗親手包的餃子,會員李阿姨開心地說:”剛才給我在外地的兒女們發(fā)了照片,讓他們看我在張仲景大藥房現場包的餃子,告訴他們我這個冬至過得可有意思、可熱鬧了。我們吃的羊肉餡餃子里還加了陳皮,可以增香消食又健脾,不僅味道好,心里更暖和!”
同時,張仲景大藥房的員工和都市頻道記者一起來到貧困會員和忠實會員家中,帶來包好的餃子和精心準備的禮品,踐行公益,奉獻愛心。
張仲景大藥房"仲景公益,冬至暖陽——過冬至、包餃子”活動已經持續(xù)舉辦10年,在傳遞醫(yī)圣張仲景“扶危濟困、兼濟蒼生”的大愛精神同時,也把張仲景大藥房與”愛“的故事繼續(xù)書寫下去......
上一頁
上一頁